記者:陳家嬿,鐘佳伶,廖欣怡,葉素昀聯合報導
生活工場 最大的對手是自己
昨日生活工場總經理許宏榮表示,目前生活形態居家用品市場競爭激烈,即使是市場先驅,生活工場也無法置外於這場戰局;雖然得面對「可敬的同業」,但他強調:「最大的對手是自己」。
許宏榮在365達人的演講上指出,由於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生活工場難免流失一些顧客,不過,他強調,會員資料是生活工場多年來累積下來的寶貴資產,生活工場會優先考慮這群廣大會員的需要,提供物超所值、平價有質感的商品,做普羅大眾的生活形態商品提供者。對於同業競爭,許宏榮說,「品東西」與生活工場的定位不同,屬於大坪數、大戶人家,強調個人風格,成本高,商品結構以家具為主,價格、通路策略都不同;「無印良品」則是生活工場的標竿,風格一致,但與生活工場的活潑不同,所以兩家並不衝突。
近年來,生活形態居家商品逐漸風行,台灣居家通路越來越趨向大型化、連鎖化發展後,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創造差異化。為了創造差異化,自行開發就成為必要的投資與策略。因此生活工場在商品的設計上,開發季節性主題商品,並與流行趨勢結合,分析各年齡層的需求,期望擄獲消費者的心。
許宏榮表示,生活工場的成功有五階段,首先是當發現大家都一樣時而進行改變,再來則為拋棄型批發方式,專心開店,讓坪數變大,接著改變風格,以現代感裝潢取代溫馨,並且從文具禮品轉成居家用品,接而轉變成具有生活風格的店,以顧客需求為開發,最後實行,雙品牌策略。
在M型社會的趨勢下,原本中階的消費客層荷包縮水,但多半仍想維持既有生活品質,期望在有限預算內購買兼具質感的生活用品,因此,許宏榮便表示,「量減質精」是未來方向,雖然生活工場走的是平價策略,但品質的注重絕不流失。
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
[小組作業1] 生活工場 最大的對手是自己
張貼者:
嬿子
於
星期日, 10月 28, 2007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4 意見:
應該可以直接在導言寫出這場演講是365達人演講,第二段應可以前面應該可以直接寫「許宏榮指出......」;還有一些文章中有一些贅字,像是由於、此外等,這些都可以在稍微修改一下。
李怡靜、簡伶恩、李采芝、王上宜、李岱臻
盡量在第一段導言內將資訊呈現出來;另外可以考慮將第一第二段重新整理過再寫一次,讓新聞的可讀性增加。
ps..樓上的有sense喔,不錯喔..
導言可以更簡潔的說出整個主題的主止,裡面的文筆有些許的不通順須要調整,不過裡面有和其它組別不一樣對生活工場的看法和切入點,使得閱讀起來聽有新鮮感的,值得我們參考。
李思穎、李佳霖、彭郁婷、余亞璇、陳俐妏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