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楊宗翰:「我只是想做楊宗翰。」

楊宗翰:「我只是想做楊宗翰。」

記者:邱慧蘭、曾歆斐、王方筠、陳晴玉、周禹彤聯合報導

「音樂是讓有需要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。」

元智大學學生楊宗翰以此句話作為他在音樂路上的指標。從校內的歌唱比賽,到最近話題不斷的歌唱選秀節目「超級星光大道」,這位大男孩從不放棄對音樂的執著,反而將每次的挫折失敗當作進步的籌碼更加努力。


一個熱情的音樂夢

目前就讀元智大學電機系四年級的楊宗翰,從國中就對於歌唱懷抱著夢想,以半自學吉他的方式開始學習自彈自唱。然而,缺乏專業的音樂教育讓他無法在歌唱上有所突破,直到大學時到發聲音樂教室學習「唱歌」,才改正了許多根本上的發音錯誤,也更懂得掌握自己的聲音。

楊宗翰從小便經歷過小虎隊、草蜢大紅的時代,受到國外合聲團體boyz II men的啟發,開始熱愛音樂。他表示最愛的音樂類型是R&B跟HIP HOP,而國內外對他影響最大的歌手分別為陶喆和R Kelly,也就是因為這些個人風格強烈的歌手,造就了他日後獨特的歌唱風格。


崎嶇不平的音樂之路 ­

楊宗翰從小便和一般人一樣喜歡哼哼唱唱,但並不認為自己有特別之處,高中時一次音樂課的才藝表演,受到同儕讚賞,才發現自己有唱歌方面的天份。之後,楊宗翰開始陸陸續續地參加各種歌唱比賽,但卻從未贏過任何獎項。

直到大學經過發聲的訓練後,楊宗翰才逐漸在各大學校園裡嶄露頭角,除了在元智的全校歌唱比賽中蟬聯兩屆冠軍,也曾打入世新大學的決賽,其中最讓他印象最深刻的,是於政大金旋獎中獲得第二名的比賽經驗。楊宗翰表示,在政大看到了許多對自己所喜愛的音樂堅持的參賽者,帶給他很大的感動以及信念,也讓他開始認真思考未來想走的路。


星光大道 新的歷程

談到參加「超級星光大道」的理由,楊宗翰表示當初並沒有多想,只是單純因為喜歡唱歌所以報名參加。然而,在一連串的比賽過程當中,眾人的目光、評審的批評、和不能被淘汰的心理壓力,儼然在他心中形成了一塊極重的大石頭,多次的淘汰經驗更使他失去信心、迷失方向,加上緊湊忙碌的練歌過程,楊宗翰一度想要放棄比賽。最後由於對音樂的喜愛與堅持,楊宗翰仍然留在星光舞台奮鬥,節目裡的壓力非但沒有打垮他,還讓他成長了許多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
雖然在桃園唸書,楊宗翰少了許多和其他參賽者相處的時間,但他還是很慶幸能參加超級星光大道,跟一群喜愛唱歌的同伴們一起在音樂的世界裡打拼。參賽者之間非但沒有競爭的火藥味,彼此更是在比賽過程當中互相切磋、勉勵,除了歌唱技巧以外,這是更難得的寶貴收獲。

楊宗翰: 「做你想做的,如果你愛音樂。」

在遭受到淘汰之後,楊宗翰並沒有因此而氣餒。走了一遭螢光幕前,他開始思考未來,忠實的自問發片、成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現在的楊宗翰對於音樂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,他堅定的表示「音樂是讓有需要的人,在音樂中得到他們想要的。」並期許自己未來能把靈魂放進他的創作裡,分享給更多人聽。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