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活工場成功之道 賣的是Life Style】
記者:邱慧蘭、曾歆斐、王方筠、陳晴玉、周禹彤聯合報導
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注重居家品質,台灣出現許多居家產業品牌。其中「生活工場」總經理許宏榮表示,生活工場賣的不只是商品,而是一種「Life Style」─讓生活更有感覺,從小地方開始人和空間的互動,強調屬於個人的生活態度。生活工場的商品除了講究功能性,在設計方面,為了和其他同業有所區別,採用自家設計以及到各國採買或吸取經驗等方式,以擺脫市場上廣大的批發商品印象。
許宏榮於7月24日在Young Hub青年交流中心舉行講座,與消費者分享生活工場13年來的經營理念,包括其設計與行銷概念等。生活工場從創立至今已有13年歷史,在台灣擁有廣大的市佔率,光是分布在各縣市的獨立門市就有一百多家,銷售據點總共超過150個。許宏榮表示,生活工場的多家門市營運不一定能收支平衡,但其目標在於提高消費者購物的便利度,並且以平價和服務展現出品牌親和力。從一開始創立時的批發商到自立門戶,許宏榮承認生活工場的life style理念來自於另一個日本知名品牌「無印良品」,但經過了13年的時間,商品演變、轉型已經達到第七代,將主要客群描準國內的年輕客群,推出季節性商品,強調活潑、色彩繽紛以及多選擇性。
生活工場把目標放在培養年輕消費族群,創作自己的時尚生活。許宏榮強調,一個好的商品必須具備美感、功能性、趣味這三個基本原則,而生活工場的出現將台灣消費者購物的取向,由功能性商品為主逐漸轉變為裝飾性商品。
講座最後開放與觀眾進行問與答,其中許宏榮針對時下很注重的產品來源提出解釋,只要是關於食品或塗抹於身體上的商品,生活工場皆於國內生產居多,並且不從大陸進口,請消費者放心。多來陪伴台灣成長的生活工場,未來還能帶給消費者什麼新概念,令人期待。
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[小組作業1] 生活工場成功之道 賣的是Life Style (11/7修改)
張貼者:
Joyce
於
星期一, 10月 29, 2007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5 意見:
"近年來在台灣國內知名度大增的居家產業品牌「生活工場」",句子結構有些問題,前後文的關係有點難懂。
不了解導言想表達的重點為何,且與第二段連接的邏輯不夠妥當。
若能將第二段文章稍作修改作為導言的話,較為清楚整篇報導的重點。
許瀚昌.陳詩瑜.賴育中.張楚陽
導言重點不夠,可以將商品必須具備的條件放在導言中。
文章中第三段第四行中間開始與此段關聯性較少,建議可以再分出一段,或是與第四段相結合,文句較流暢通順。
林仲恩、汪楚瑜、鄭思平、柳旻慧、林俐瑩
李思穎.李佳霖.彭郁婷.陳俐妏.余亞璇
第一段應該直接點出演講內容的重點,畢竟演講說了些麼,才是讀者想知道的,或許可以考慮將第二段部分內容移到最前段成為導言。
接著是首句與第二句的文句邏輯不太通順,可以多推敲修改。
就一篇短短的新聞稿而言,本篇雖然寫的完整、有頭有尾,但因為中間穿插許多生活工場的基本檔案資料,因此感覺主題被模糊沒有特別突出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