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晚安祝你好運心得

951902李思穎 951905李佳霖 951923彭郁婷 951935陳俐妏 951936余亞璇

在麥卡錫主義的1950年代,人心惶惶, 眾人一舉手投足都有可能會被指控為共產黨黨員。眾人皆知麥卡錫其實並無證據可以證明手中的共產黨名單是否為真,而媒體發達,電視當道的年代,電影中刻意描寫連公開結婚權利都沒有的主角們,卻致力於對抗強大政治勢力,勇於揭發不實真相,身為新聞工作者的他們,十足令 人敬佩。而導演喬治克隆尼以另類手法拍攝本片,其中關於美國參議員約瑟夫‧麥卡錫的所有畫面,皆採自真實紀錄,而非演員所扮演。喬治克隆尼為表示對小布希政府的不滿而拍攝此片,其本意在於強調新聞自由的重要性,即便在如今這麼開放的社會上,仍然有許多報導掌握在強權之下,使我們蒙蔽在「虛擬的事實」之中而渾然不知。

然而新聞並不是個人形象打造的道具,也非利己的私人產物。回想歷史,這樣的狀況反覆出現,無論是希特勒、毛澤東,或是近代的白色恐怖,都足足顯示出新聞媒體備受利用而無法自由展現公正道德的一面。即便媒體與政府隨時處於亦敵亦友的狀態,相抗衡之下的矛盾必定是存在的。日本新聞界在這方面也有所反省,日本報社競爭激烈,但近幾年都是由《每日新報》這家年輕的報社獲獎,而非歷史較久的《朝日新聞》或是《讀賣新聞》。日本資深新聞工作者大谷昭宏因此說道:「《每日新聞》能得獎,給日本新聞界很多啟示,因為得獎的都不是與大媒體、官員關係密切的記者室記者。」而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伯格也曾說過:「不應讓身邊的政治人物影響我們,媒體的第一守則就是報導事實。」媒體在工作上會面臨分別來自不同政治立場的巨大壓力,正因如此,新聞媒體更要堅持報導事實,並勇於向威權挑戰,使社會上的公共利益得以維護。

俄羅斯近日有一期的刊登「俄羅斯媒體反擊」一文指出俄國國防部長與相關官員間彼此推脫責任,將庫斯克潛艇沉沒事件的發生,歸因於各個俄國電視台,相關人士指出,各個新聞台在每一正點新聞時段,反覆重播後續援救報導與死難者名單,不時地加重了關心此事的全俄民眾心中的哀悽失望。因此將這個事件歸咎於惹是生非的媒體上,而不願承認「俄國真的是不行了。事實上,俄羅斯不少媒體顯現無比的勇氣,以新聞、圖片或電視畫面報導事實真相,與官方發佈的消息大相逕庭。媒體勇於揭發內幕的表現觸怒普丁總統,他生氣地指責獨立媒體負責人是「竊取金錢,操縱民意」。

新聞在維持國家形象,及闡述事實的兩方立場拉鋸之下,必然有所為難。因為人民信任媒體,導致媒體成為各大勢力眼中的肥羊。如此龐大的資產,卻也需要金錢的資助才得以維持,在這樣的狀況下,能夠堅守自己本分的新聞工作者,才是社會上所需要的公正維護者。而著名的「水門案」也是發生在這樣環境之下的一大經典,「深喉嚨」在匿名保護之下,與兩名菜鳥記者聯手擊垮備受爭議的尼克森總統,使正義得以還原真相。

這樣的精神,不論是在哪個國家,都是必要存在的。台灣的嘉義八掌溪事件,當時在媒體與眾人目光睽睽之下,等待救援與死神拔河的四名工人,其實是被官僚與救難人員們互相推拖責任給誤死的,此事經媒體重播渲染激化,民怨似洪水,迅速形成政治巨浪,而原本該負責的地方政府衝擊到中央,在全省民眾間餘波不斷。各方民眾矛頭爭相指責舊政府的失策、新政府的無能,終於巨大的政治壓力引發了官員們的辭職風暴。因此我們可以看見,新聞工作者在社會上的重要性,為民發聲,幫助弱勢是媒體絕對不能忘記的本分,如果社會多一些眼光深遠的新聞工作者,並不再只是以提供娛樂消息為滿足,真正做到制衡政府、堅持報導真相,才能真正達到第四權的功用。

0 意見: